五星体育直播:政府做引导 改变靠村民 沙渔塘改厕记
作者: 来源: 阅读:8
边陲小村,静谧悠远。路边各式各样的复式楼格外显眼,这里道路整洁干净,悠闲自在的人们、清澈见底的海水,衬托出海滨村落的别样风情。
沙渔塘原名泗涏村,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社区,可是因“厕所革命”而“火”了一把:常住人口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。
小小村落,之前可遇到了民生大难题。作为海滨渔村,村民依靠近海捕捞生存,若有内急,只能在船上简单处理后,排泄到海里。若是在陆上,大小便随便排在地里的情况也很常见。曾经,小树林里的蚊蝇飞舞,人一经过,身上便沾染臭烘烘的气味。所以,一听到政府要搞“厕所革命”,家家户户都欢喜:有改厕补贴,乡亲们肯干!
居委会和镇政府向县里保证:把选择权交给村民,不搞命令,不搞大包大揽!
接下“军令状”,干部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:谁家的厕所还是瓦房?谁家的厕所还没有修建三格化粪池?有这么两户的情况让人担忧。
村民李生斌,自幼母亲患登革热离世,父亲出走,自己靠打闲工度日,温饱都成问题。干部们向政府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——政府下拨3万多,再加上农村改厕补贴将近4万,帮助他请来了施工队。记者到他家时,房子还在施工,但墙壁、地板的大理石瓷砖铺得整整齐齐,厕坑白得发亮。李生斌笑着说,“党的政策好!”
胃出血、没有固定收入,低保户陈用日属于因病致贫的典型。家里砌的厕所曾经倒塌,想请人重修,可苦于没有闲钱。居委会将他列入了改厕目标,向他承诺:改厕“兜底”由政府报销3500元。了解政策后,他请来施工公司,按照标准为自家厕所修了鹅卵石路、贴了瓷砖、装了水箱、建了粪池。